红古区简介 |
||
|
||
红古区是兰州市的远郊区,是亚洲第一龙——马门溪龙化石出土的地方,是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境内享堂峡以东的红古川而得名,地理坐标东经102°50′-102°54′和北纬36°19′-36°21′之间。1960年建区,区境东西长53.7千米,南北宽不过24千米,最狭窄处仅3.3千米,总面积567.66平方公里,据红古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总人口14.38万人,有汉、回、满、东乡、藏、蒙古等多个民族。现辖4镇3街道,34个行政村,22个社区。区位优势独特。红古是青海、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络的黄金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节点,境内交通路网四通八达,109国道、京藏高速、兰青铁路、兰新高铁贯穿全境,连接兰州中川机场、西宁曹家堡机场,航线覆盖全国各地,东抵兰州西达西宁,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富集。境内已查明的矿藏有煤、石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素有“八宝川”“冶金谷”之称。煤炭地质储量为5.31亿吨,工业储量3.83亿吨,可采储量2.37亿吨。丰富的硅石、石灰石和硅矿石为本地生产水泥、硅系列产品提供了优质原料,是发展电力、冶金、建材、陶瓷及相关产业的良好地区。城郊农业发达。水力资源充沛,大通河、湟水河贯穿全境,四条自流灌渠形成完善配套的灌溉体系,浇灌着7.8万亩耕地,面积达9.7万亩的47个坪台地开发潜力巨大,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建成了国家级工厂化育苗中心、陇海园艺、甘肃奶牛中心、伊利乳业生物科技园等一批特色基地,金砂台、罗金台两个大型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初具规模,形成了以精细蔬菜、优质果品、高效养殖、林木种苗、牧草花卉、农副产品储运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是兰州市重要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西北重要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产业基础雄厚。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涩-宁-兰天然气管道穿越全区,区内有兰州铝业、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蓝天浮法玻璃、甘肃阿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以及伊利乳业、新希望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基本形成了以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兰州连海开发区红古园区、兰州清真生物科技产业园为支撑,以煤基循环、“城市矿产”、有色冶金、高端炭素、清真生物、新型建材、火力水力发电等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首个清真明胶生产基地、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亚洲最大的炭素生产基地、甘肃省重要的煤炭和电解铝生产基地。商贸物流快速崛起。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造就了红古得天独厚的商贸物流基础。立足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1小时经济圈”和“兰西城市群”等节点城市优势,红古抢抓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有利因素,逐步成为兰州、西宁等大城市的副食品基地、原材料基地,成为兰州的“卫星城”、西宁的“前花园”和商贸物流的“中转站”,成为甘肃实施“东进西出”的重要战略枢纽。 近年来,红古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以“打造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为目标,以建设湟水河流域生态秀美品质之城、兰州新材料产业基地、甘青大通道重要交通支点和现代物流基地、国家甘青藏旅游带兰西黄金驿站和兰西城市群合作发展示范区为重点的“一城五支撑”发展战略,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区呈现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稳中向好、民生保障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管党治党纵深推进、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